宫鲁鸣指导曾多次强调,国家队选人的核心标准是“攻守兼备”。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男篮的建队思路之中,强调球员需要在进攻端和防守端都能提供稳定贡献,保持球队整体的平衡性与竞争力。在他看来,单纯偏向进攻或防守的球员在国际高水平对抗中容易暴露短板,全面性才是应对复杂战局的关键。
然而,近期一份女篮集训名单的公布,却在媒体和球迷间引发了争议。部分媒体人提出质疑:身高突出但移动能力受限的年轻中锋张子宇,以及身高处于劣势的后卫李缘,是否应该出现在当前的大名单中?
支持者认为,张子宇的身高优势是罕见的天赋,在进攻端具备极强的篮下终结和护筐潜力,其巨大威慑力足以改变对手的进攻策略;而李缘则以速度快、组织能力强、敢打敢拼著称,她的球场视野和突破分球能力能够有效盘活球队进攻。她们的特长鲜明,符合队伍在某些战术层面的特殊需求。
反对的声音则指出,国际大赛节奏快、对抗强,对球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。张子宇的防守覆盖面积和移动速度可能在高强度换防中成为隐患;李缘的身高劣势在防守端也可能被对手针对性利用。她们在某些环节上的明显短板,似乎与“攻守兼备”的选人原则存在一定偏差。
这场讨论的本质,是关于“特长突出”与“全面均衡”如何取舍的经典命题。从球队构建的角度看,既需要核心骨干撑起攻防体系,也需要功能型球员来丰富战术选择、应对不同对手。最终的选择,取决于教练组对球队即时战斗力和长远发展需要的综合权衡。名单上的每一位球员,都代表了教练组对其当前价值与未来潜力的一种判断。她们是否真正适合国家队,还需要通过未来的训练和实战来检验。